信得过的股票配资 新三国中张飞解释错了:三姓家奴吕布没改姓,真三姓家奴另有其人_董卓_张辽_丁原


发布日期:2025-07-02 21:48    点击次数:72

信得过的股票配资 新三国中张飞解释错了:三姓家奴吕布没改姓,真三姓家奴另有其人_董卓_张辽_丁原

吕布被赋予“三姓家奴”这一绰号,最早是由燕人张飞(字翼德)所起的。这个称呼迅速在讨伐董卓的联军诸侯之间传开,大家纷纷在背后议论纷纷,但没人敢当面直呼吕布的这个绰号——即便是关羽,面对吕布时,也总是恭敬地称他为“吕将军”。当张飞第一次称呼吕布为“三姓家奴”时,吕布感觉非常委屈,他愤怒地质问:“我堂堂吕布,怎会成了三姓家奴?” 张飞不慌不忙,耐心地解释道:“你姓吕不假,但你先是拜丁原将军为义父信得过的股票配资,后来董卓用一匹赤兔马收买了你,你为了这匹马竟亲手杀了丁原,然后又拜董卓为义父。你不是三姓家奴还是啥?”

吕布一时气得牙关紧咬,愤怒之下冲上去和张飞拼命。然而,尽管他武艺高强,面对刘关张三人的联手,结果还是败下阵来——关羽轻松将吕布的方天画戟击飞,张飞则挑飞了他的头盔,吕布败得非常丢脸。

当然,这一幕并非出自《三国演义》原著,而是新版电视剧的演绎。事实上,在《三国演义》里,情节完全不同,张飞与吕布的对决没有那么多话语。原著中,张飞只是一声怒吼,便冲上去与吕布激烈战斗:“布举画戟望公孙瓒后心便刺。旁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 两人激战五十多合,依然难分胜负。

展开剩余73%

再回到吕布是否真的是“三姓家奴”这一问题上,我们当然不能单纯根据新版电视剧来判断,毕竟这些剧集往往会误改一些细节,甚至连双方的驻扎地点都搞错了。在原著中,诸侯们并非驻守城池,而是正要攻打董卓的地盘。新版剧集在这方面就显得有些草率。

说起三姓家奴的由来,张飞之所以称吕布为“三姓家奴”,其实有些解释不太准确。在汉末三国时代,三姓家奴这个称呼并非只有吕布一人符合。张辽也可称得上是“三姓家奴”。张辽原本效命于丁原,离开丁原后,他又投靠了何进,在河北组织了新兵。当何进被宦官杀害后,张辽投向了占据京城的董卓,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张辽才再次归于吕布。然而,张辽的忠诚没有受到任何质疑,他的事迹一直被称为“忠义”,这让人不得不思考,吕布和张辽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的双重标准。

吕布的“三姓家奴”称号,与其多次更换效命对象有很大关系。最早,他是丁原的部下,后因董卓的诱惑而叛变,甚至亲手杀害了义父丁原,之后投奔董卓,又因为王允的死亡而最终选择背离。正因如此,吕布才被称为三姓家奴。而同样经历了多次效忠转变的张辽,却没有得到相同的称呼,这不禁让人想起一些“标准不一”的历史评价。

在当时的三国乱世,很多文臣武将都曾更换主公,就像现代白领跳槽一样,似乎没有太多人对此进行苛责。然而,吕布的情况特殊,他不仅背叛了义父丁原,而且在背叛董卓后,也同样没有选择忠诚于其他人。即使在张飞为吕布起名为“三姓家奴”时,也未曾看到吕布的背后有几分显赫的忠诚,这无疑加剧了这个绰号的威慑力。

如果我们把“三姓家奴”这个词的“父亲”改为“主公”,就会发现,在三国时期,许多名将其实也可以被贴上这个标签。譬如刘备,他与多个势力的合作关系也相当复杂——他先是投靠过曹操,后又转投孙权,也曾短暂依附过袁绍。他的举动与吕布的背叛行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我们却没有把他称为“三姓家奴”。这就是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某些行为在不同的人和历史背景下,往往有着不同的解读。

此外,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会发现除了吕布之外,很多三国时代的重要人物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甚至有些人的身份变换远远超过了三次,但他们依然被称为“忠诚之士”,这是因为他们的忠诚始终未曾被质疑。历史学家和小说家常常会在不同的角色身上玩弄双重标准,给某些人物打上“忠诚”的标签,而给另一些人物贴上“背叛”的标签。

总结来说,吕布之所以被称为“三姓家奴”,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更改姓氏的次数,而是因为他在历史的浪潮中频繁更换效忠对象,且每次都是以极具背叛性质的方式进行。与其相比,其他三国人物的忠诚度和背叛经历则常常被掩盖或曲解。因此,吕布的“三姓家奴”称号,是历史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它反映了一个混乱年代下人心的变迁以及人们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忠诚和背叛。

发布于:天津市